体育学院各学生党支部于2025年暑假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和“党的百年奋斗印记探访”实践活动,继续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宣传引向深入,全体学生党员参加。大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充分利用家乡所在地红色资源,立足服务当地群众,开展自己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,或者到家乡所在地开展党的百年奋斗印记探访行动。
作为一名学生党员,我深刻践行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宗旨,于今年暑期参与了社区组织的银龄体育服务实践活动。此次活动以“关爱老年健康,赋能银龄生活”为主题,聚焦老年人体育健身需求,通过专业指导与贴心服务,助力社区老人构建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活动前期,我与团队针对社区老年群体的身体状况、运动习惯进行调研,发现多数老人存在运动知识匮乏、健身方式单一等问题。结合调研结果,我们制定了“理论+实践”相结合的服务方案:一方面开展体育健康讲座,讲解常见慢性病的运动干预方法、运动损伤预防等知识,发放图文并茂的健身手册;另一方面组织适应性体育活动,如太极拳教学、八段锦练习、慢速健走等,兼顾安全性与趣味性。
实践过程中,我主动承担起动作示范与一对一指导工作。针对部分老人关节僵硬、平衡能力较弱的情况,我耐心调整动作幅度,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,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要领。同时,我们还设置了“运动健康咨询台”,为老人解答个性化健身疑问,纠正错误运动习惯。活动中,老人们参与热情高涨,从最初的羞涩试探到后来的积极投入,不少人表示身体灵活性明显提升,心情也更加舒畅。
此次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,老年群体的体育需求是民生服务的重要一环。作为学生党员,我们不仅要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,更要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老龄化社会服务号召。
2025年暑假,我积极响应体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号召,参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用青春力量守护长辈们的居家安全。
活动中,我们针对老人行动不便、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,采取“入户讲解+集中演示”的方式。他们带着燃气管道模型、胶管样本等教具,用“胶管老化像裂了口的袜子”“漏气别碰电器就像雨天别摸湿电线”这样的通俗比喻,把专业知识讲成“家常话”。
遇到独居老人,我们志愿者手把手教检查漏气的方法,还帮忙贴好燃气公司紧急电话;对听力不佳的长辈,就手写步骤清单贴在灶旁。从演示关阀动作到更换老化胶管,我们耐心演示守护独居老人安全。
这次志愿活动参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燃气安全宣讲进社区活动,对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实践。活动中,我和同学们一起为社区居民讲解燃气安全知识。从燃气泄漏的识别方法,到正确的应急处理步骤,再到日常使用燃气的注意事项,我们结合案例和手册,用通俗的语言一遍遍讲解。看到大爷大妈们认真记录要点,主动提出疑问,我真切感受到大家对安全的重视。
这次经历让我明白,课本知识只有融入生活,才能真正发挥价值。居民们的认可,让我体会到服务他人的快乐。未来,我会继续参与这类实践,把所学转化为服务群众的能力,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。
2025年暑假,按照体育学院关于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和“党的百年奋斗印记探访”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,我积极参与其中,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立足家乡,开展了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,收获颇丰。
在志愿服务方面,主要内容是帮助家乡社区的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。在实践中,我主要负责一对一辅导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的基本操作,最初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老年人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,有的老人对新技术存在畏惧心理,针对这种情况,我总结出“耐心讲解、反复示范、手把手教学”的方法。从最简单的开机解锁开始,逐步打电话发送信息,使用微信等常用功能,对于特别困难的老人,我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。
通过这次实践,我收获颇丰,首先锻炼了沟通能力和耐心,与老年人交流,需要放慢语速,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,其次增强了服务意识,看到老人们从最初的不敢碰手机,到后来能熟练的女子女视频通话,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,最后这次实践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党员宗旨。
此次暑假实践不仅帮助了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,更让我认识到,学生党员应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用专业知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,也让我在实践中成长,更加坚定了服务群众的信念,未来我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。
在 2025 年暑假期间,为响应体育学院各学生党支部开展的 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 和 “党的百年奋斗印记探访” 实践活动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我积极参与了个人志愿服务活动。
活动期间,我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,聚焦服务本地群众,于 8月 5日 - 8 月 10日,每天中午一点到两点,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。我积极配合社区,主要为摆放电动车等。
摆放电动车时,摆放按区域内的标线或指示方向停放,尽量做到整齐排列,车头朝向一致,车身与标线对齐,避免歪斜或跨线。与其他车辆保持适当间距,既方便自己取车,也给他人留出空间,避免车辆之间相互剐蹭。若停放区域有充电设施,充电时需规范连接,充满电后及时拔掉插头,车辆归位到非充电区域,不占用充电位。
这次志愿服务,让我真切体会到:“为群众办实事”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从群众的需求出发,把一件件“小事”办实、办细。规范电动车停放,看似简单,却解了居民的出行难题、安全隐忧。作为志愿者,我们用双手整理的是车辆,守护的是家园的畅通与和谐,而这份“办实事”的初心,也会一直指引着我们,在服务群众的路上继续前行。
暑假里,我回到家乡,在绿城百合花园开展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志愿服务。小区里不少老人子女不在身边,生活难免有些孤单。
看到张奶奶总说肩颈酸痛,我利用专业课上学的按摩技巧,每周三次帮她和几位老人放松肌肉,听着他们说“舒服多了”,心里暖暖的。王爷爷总对着智能手机犯愁,我就手把手教他用微信视频、刷健康码,还帮他设置了大字体,现在他常笑着说“和远在外地的孙子联系方便多啦”。
作为体育专业学生,我还组织老人们在小区广场练起了简化版太极和武术基本功。伴着晨光,大家跟着我摆臂、踢腿,不仅锻炼了身体,还拉近距离,广场上笑声不断。
这些事虽小,却让我真切感受到“服务群众”的意义——用自己的能力为身边人带来温暖,就是最实在的践行。
我是德州体育学院的杨风涛。今年暑假,我主动参与了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和“党的百年奋斗印记探访”实践活动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家乡群众做点实事。
近年来,中考体育成绩在升学中的占比越来越高,体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作为体育专业的学生,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发挥专业技能,帮助有需要的人。于是,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体育培训活动,专门针对中考体育项目。
在制定训练计划时,我查阅了很多资料,确保方案科学合理。训练过程中,我耐心指导每一位学员。我还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薄弱环节,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训练方案。看到学员们从最初的动作僵硬,到后来逐渐掌握技巧、成绩稳步提升,我特别有成就感。
在开展体育培训的同时,我始终记得这次实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——探寻党的百年奋斗印记。我走访了当地几位老党员,认真倾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。这些故事让我深受触动,对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我把这些故事详细记录下来,在体育训练的间隙,讲给学员们听。我希望通过这些真实的经历,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。
这次实践活动,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历练。我立足服务当地群众,既帮助学员们提升了体育能力,为他们的中考助力,又通过探访老党员、传承红色精神,把学习教育和宣传融入到了实际行动中。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,为更多人树立榜样,激励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,共同推动社会进步。
2025年暑假,体育学院各学生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,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。扎实推进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与“党的百年奋斗印记探访”实践活动,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,让红色基因在服务中传承,让党性修养在实践中淬炼。
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:按摩服务传递温情,作为体育学院学生党员发挥专业优势,走进社区开展按摩放松服务。在社区活动场地,我为居民们进行肩颈、腰背等部位按摩。面对长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、辛苦操持家务的中老年居民,专业按摩手法,耐心舒缓他们的肌肉疲劳。从精准按压穴位到细致讲解日常放松小技巧,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为群众解难题、办实事的热忱。在这次志愿服务活动中,我深刻体会到不同领域工作者的艰辛。
这段暑期实践,于我而言,是成长,更是洗礼。我用按摩技能为群众送去放松,也在服务中读懂“为人民服务”的分量,通过实际行动,让党员的初心在社区的烟火气里闪闪发亮。未来,我会继续以专业为笔,以服务为墨,书写更多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温暖故事,让青春在践行初心使命中绽放光彩。
2025年暑假,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,推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和“党的百年奋斗印记探访”实践活动走深走实,我立足家乡实际参与志愿服务,在点滴行动中践行初心,也见证着乡村的成长。
村里80岁的孤寡老人陈爷爷常年独居,我虽无力彻底解决他生活的所有难题,却坚持把院子里的烧火柴、灰尘和杂物归置整齐。考虑到老人缺乏陪伴,日常仅靠收音机和固定电视解闷,我便耐心教他用智能手机。怕他日后忘记操作,提前写好步骤纸条贴在手机背面,一遍讲不明白就讲两遍,反复演示直到他能勉强模仿。
协助村委会排查公共设施时,我逐个检查螺丝是否松动,把每处隐患记在备忘录里。村里使用器材的多是老人,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,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,实则是保障村民安全的基础。
如今的村子早已换了模样:昔日白墙绘满红船精神、乡村振兴的彩绘,透着向上的力量!新建广场上健身器材整齐排列,宣传栏里贴着村民的好人好事,道路两旁绿植生机勃勃!
正如老人所说“年年都有新模样”,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图景正一步步铺展。
我深知自己做的都是小事,比起乡村发展的宏大进程微不足道。但正是这些细微付出让我明白,哪怕能力有限,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,就能为身边人和事尽一份力。作为学生党员,这份认真是对责任的回应,更让我懂得:乡村的变好,是无数人用点滴行动汇聚的力量,我愿意一直做其中认真付出的一份子,相信家乡会越来越好。






